在线购票
在线咨询
联系我们
钓鱼城——一座影响世界历史的英雄之城
2024年05月24日


公元十三世纪,是蒙古帝国震慑世界的时代。强大的蒙古铁骑所向披靡,扫灭欧亚数十国,建立了横跨欧亚史无前例的庞大帝国。
    1258年秋,蒙哥大汗亲御六军,意欲经重庆顺江东进,与进攻荆襄的忽必烈、兀良合台会师,一举灭宋,东亚大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世纪决战进入了最后的生死关头。此时,一座注定要因他而闻名世界的小城正静静地扼守在他前进的路上。
    合州处三江交汇之地,自古为巴蜀重镇,山川秀美,田土肥沃,富足一方。面对蒙古大军狂飙突进的态势,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采纳播州冉琎、冉璞兄弟的建议,开始构筑以钓鱼城为代表的四川山城军事防御体系,并将府、州、县的军政机构移至山城之中,屯兵积粮,守卫全蜀。巍巍钓鱼城,雄踞三江交汇之咽喉,地势险要,阻绝八方,是四川山城防御体系的重要支柱,余玠所言之“城成蜀赖以安”的“全蜀关键”。经历代守将多次完善,以两重环城和南北一字城墙为核心,栈道兵道与八道城门互为依托,城内城外暗道相连,形成水陆结合、内外呼应、攻守兼备的多重纵深城防格局。城内有良田可耕,泉井可饮,粮食及军备作坊一应俱全,其高度完善的山、水、地、城、军、民六位一体城池防御体系,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卓越军事智慧,也是世界军事要塞的光辉典范。

公元1259年7月的一天,合州钓鱼城阴云蔽日、杀气弥漫、炮声隆隆、飞矢如雨,蒙哥汗挥军围城时已半年有余,武威赫赫的蒙古铁军用尽各种招数,竟在一个弹丸小城面前损兵折将,一筹莫展。蒙哥汗心焦似火,亲自擂鼓指挥攻城。突然,一发砲石袭来,蒙哥汗猝不及防,当场被砲风所中,《元史》记载:“帝崩于钓鱼山,寿五十有二,在位九年”。大汗蒙哥之死,导致了进攻南宋,远征西亚及征战欧洲的多路蒙古大军回撤,停滞了蒙古军队进一步扫荡西方的扩张之势,而钓鱼城则因以弱胜强、延续宋祚20年,更影响世界历史走向的不朽传奇而蜚声中外。
    家国存亡之秋,风雨飘摇之时,巴蜀及秦巩精英在王坚、张珏的率领下,凭借钓鱼城天险,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,抵御蒙古精锐之师,坚守孤城竟长达36年,创造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罕见奇迹。即使在都城临安陷落之后,钓鱼城仍坚持抵抗3年之久,并建皇帝行在意图寻回幼帝重拾山河,其倔强忠勇气壮霄汉。奈何大厦倾覆,在遭遇连年大旱饥荒后,1279年,南宋最后一座城塞钓鱼城中弹尽粮绝,守将王立为一城军民生命免遭涂炭,苦思再三,最终开城归顺。而崇尚汉文化的元世祖忽必烈,则兑现了“不屠一民”的承诺,曾兵戈相见的双方最终走上中华民族大融合之路,元朝的建立促进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。
    岁月悠悠,沧海桑田,那些曾经的狼烟烽火、猎猎旌旗,已消失在浩渺的时空之中,但那些苍劲雄健的题壁碑刻却仍记载着钓鱼城700多年的爱国主义精神,这城的忠勇气节将穿越历史,历久弥新,照亮当今。
   “钓鱼城何处,遥望一高原,壮烈英雄气,千秋尚凛然!”
    这里见证了世界历史的转折;这里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忠勇之魂;这里沉淀了中华民族的军事智慧;这里书写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之路;这里展现了生命至上的人性光辉。